師德標兵趙敬立:以教書育人為志業,亦師亦友
時間:2023-02-08
他淡泊寧靜,言傳身教,以教書育人為志業;他注重啟發,循循善誘,以學生受益為鵠的;他關愛學生,亦師亦友,全時段全方位育人。從教多年來,趙敬立贏得了師生的廣泛贊譽,先后獲得上海市育才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潛心治學,言傳身教,以教書育人為志業
在同事和學生眼中,趙敬立是一位為人謙和樸實,不慕虛榮,淡泊名利的老師。秉持“板凳要坐十年冷,教學不言一句空”的理念,他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藏書和讀書。家中藏書2萬余冊,學術研究涉獵廣泛,他以“科研結合教學,科研服務教學,科研促進教學,讓學生最大化受益”為宗旨,以讀書治學和科研反哺教學。因此,趙敬立的授課總是出入中外,貫穿古今,有思想有觀點,說理透辟,深受學生喜愛。
在趙敬立看來,知識與教學是要有溫度的,作為老師要有的放矢地直面學生的困惑,解決學生的問題,教學才是有效的。他身教與言傳并重,以自己的求學與成長經歷激發和引導學生,通過現身說法讓學生們理解了只有將“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結合起來才能成就大器,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的主體性,激活了學生的探究動機與成就動機,以問題導向、課題導向和項目導向來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他對于學術“久要不忘于心”的尊崇與獻身、念茲在茲孜孜矻矻的不懈追求,濡染熏陶了學生成長、成人、成才。
注重啟發,循循善誘,以學生受益為鵠的
趙敬立的課堂不是直接給予答案,而是注重啟發、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他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educated by oneself”,即對于大學教育而言,學校提供的是環境、條件、氛圍,老師的作用主要是傳授、啟發、引導,大學教育成功的關鍵是學生自主學習——持續關注、獨立思考、自主探求和解決問題。
日常教學中他注重開展高質量的互動和討論交流,不僅限于一般的提問和回答,更注重與學生思想、靈魂深處的互動,是知識與價值層面的認同與質疑。為此,他經常布置“進一步思考”類的題目讓學生寫短論、發短信,讓學生上講臺匯報交流,再給予點評并指導討論、辯難。
趙敬立每年都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團隊,曾獲校團委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稱號。從選題確立、調研方案、申報書填寫、實地調研乃至調研報告的撰寫等,他都給予悉心指導。此外,他非常關心學生思想、生活、心理等,指導學生考研,擔任學生入黨培養對象聯系人、入黨介紹人和談話人。當發現學習勤奮、成績優異或有考研意向的學生時,他總是積極引導、鼓勵,在報考專業、院校等問題上,給予悉心指導,并通過贈書、借書、指導等多種方式給予學生實實在在的幫助。
關愛學生,亦師亦友,全時段全方位育人
趙敬立喜歡與學生廣交朋友,亦師亦友,“平生風義兼師友”。第一堂課,他總會在黑板上寫出自己的姓名,公開手機號碼、微信和郵箱,并且希望和鼓勵同學們添加他的微信,解決學生的疑難困惑。有一名學生深受抑郁癥的困擾,打電話給趙敬立想和趙老師談談心,趙敬立毫不遲疑地答應,與這位同學就求職、就業、學業等問題交談了許久,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關心和幫助下,該同學走出了困境并順利完成了學業。”
趙敬立還經常請客——請學生吃飯。雖然只是學校食堂的普通飯菜,但他認為邊吃邊聊、無拘無束的隨意交談,可以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思想、探討學術。他還經常將自己的個人藏書借閱或贈送給學生,并風雅地稱作“寶劍贈英雄,紅粉貽佳人,好書送學生”。他曾贈送全套27本“宋詞小集”叢書給準備報考華東師大的一位同學,并勉勵她“努力加油,爭取考上,把現在的師生關系轉變和提升為校友關系”。一名學生因病住院,他與學生一起去肺科醫院病房看望并囑咐學生安心治療早日康復。
曾獲獎項:
2012年度上海市育才獎
2021年度校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4—2015年度校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
2013年度校“忠詮-爾純” 思想政治教育獎二等獎
2013—2014年度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9—2010年度校“師德標兵”
編輯/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