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奉賢校區迎來了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懷揣著對教育的熱忱與初入職場的憧憬165名新“上應人”齊聚一堂,開啟了2025年新進教師校內培訓。對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場入職后的“必修課”,更是一段加速融入賦能成長的“加油站”之旅。
6月10日,校黨委書記郭慶松在開班儀式上的動員講話,如同一盞明燈,為新進教師照亮了方向。他錨定教育強國目標、擁抱科技變革浪潮、落實立德樹人的期望,激勵新教師們成為“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
校長汪小帆以《我走過的道路,我心中的上應》為題,描繪了“以德為先,以人為本,以應用立校,以技術報國”的辦學理念和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的宏偉藍圖,讓新教師清晰了學校發展的脈搏與自身奮斗的坐標。
新教師代表劉藝煒分享從“科研新手”到找準方向、從講臺緊張到見證學生成長的喜悅,那句“教育是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引發深深共鳴。師德標兵武田艷教授代表帶教導師承諾傾心指導,讓大家感受到上應“甘為人梯、薪火相傳”的溫暖,為職業生涯的開啟注入了信心。
緊鑼密鼓的四天培訓,是一場思想與能力的深度淬煉。
在于漪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中心的沉浸式學習,新進教師們近距離感悟教育家精神的崇高。周增為書記的報告和俞昊教授的科研誠信課,闡述了職業底線,也樹立了精神標桿。校紀檢監察機構的廉潔教育,是入職必修的“護身符”。
政策解讀干貨滿滿!從人才政策到教學能力,從科研申報到財務報銷,學校各項事務辦事流程,在新進教師眼中漸漸清晰起來。
嘉興南湖之行是精神的洗禮。站在紅船旁,“紅船精神”深深烙印心間,對“國之大者”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上海市委黨校徐根興教授的國情報告,讓新進教師們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緊緊相連。
顧曉英教授的課程思政展現了思政育人的藝術;李俊老師的專創融合打開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思路;汪國琴老師的溝通管理技巧,實用又暖心;田甜教授的成長經歷分享,則像一盞路燈,展示了努力前行的路徑和希望。
對于55位正在經歷上海市教委崗前培訓的專任教師來說,教學試講,作為校本研修的核心環節之一,是他們邁向講臺的關鍵一步,學校組織了一次真刀真槍的“實戰練兵”。
面對由學院領導、資深督導和真實學生代表組成的“評審團”,15-20分鐘的片段教學,新進教師們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互動效果……每一個細節都經受考驗。評委們精準的點評和建議,直擊痛點又充滿關懷。學生們的現場反饋更是最真實的“教學效果晴雨表”。這場專屬于崗前培訓教師的“加練”,是最實用的“開學禮”,讓教師們提前感受課堂溫度,信心倍增地迎接真正的講臺!
從開班時的憧憬與心頭微瀾,到此刻的篤定與力量滿懷。正如校黨委副書記陳海瑾在歡迎辭中的寄語,新進教師們是學校的“清泉活水”,希望通過培訓“筑牢思想根基、熟悉校情制度、提升核心素養,實現個人與學校的同頻共振”。培訓的目標,正化作前行的動力。
成長不止步!分散培訓、導師指導、暑期線上研修仍在繼續,十月成果匯報見!站在新起點,新進教師們莊嚴承諾:牢記囑托,扎根上應,潛心育人,勇于創新,在建設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的新征程中,奮力書寫屬于新時代“上應人”的璀璨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