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學校“十五五”事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研討會在徐匯校區召開。校長汪小帆,副校長毛祥東,副校長王占勇出席會議。16個職能部(處)負責人參加會議并做了匯報。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汪小帆肯定了各職能部(處)“十四五”的改革舉措及取得的成效,對學校做好“十五五”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清新形勢下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精準把握學校重點服務的行業領域,認真思考學校辦學定位。著力補齊現有發展短板,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有組織科研范式革新,努力突破國際化“天花板”目標,學校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支撐,還需持續發力。
“摒棄小修小補,做‘手術刀’式改革。”汪小帆強調,在 “十五五” 規劃中,學校改革必須突破常規,摒棄小修小補的模式,以更大魄力推進系統性變革,尤其是在教師聘用方案、研究生培養改革等方面。
毛祥東表示,“十五五”規劃不能僅僅服務于區域,還要服務于國家,目前改革的動向是要聚焦重點服務的行業產業領域,未來市屬高校要與市屬國資委企業對接。學校應進一步加強企業入校授課、研究生教育評價、人事管理制度、科研反哺人才培養等改革。
王占勇指出,“十四五”規劃總結預期指標已基本完成,接下來核心任務是將 “十五五” 規劃與辦學定位分析論證、教育綜合改革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一體化推進格局。應把握幾個方面:一是學校主規劃和五個專項規劃之間要強化整合協同,底層邏輯是聚焦人才培養的需求導向;二是專業課程構建、產業學院發展、“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相互支撐、協同推進的教育改革體系。
各職能部門對照學校“十四五”規劃的內容和主要任務,匯報了“十四五”期間改革發展的建設舉措和主要任務的完成情況,并立足長遠發展,從多維度提出了“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思路和主要內容:
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圍繞立德樹人、專業結構布局優化調整、產教融合、AI賦能教學、研究生導師能力提升、高質量就業等方面提出了“五大任務、十大專項”的深入思考。
在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人事處提出了通過教育家精神鑄魂、人才引育體系創新、教師發展全周期賦能、“雙師型”隊伍提質、人才評價體系改革和人才激勵活力激發“六大行動”來鍛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在高水平科技創新方面,科學技術研究院談到,以有組織科研為核心,系統規劃整體布局,著力打造有組織科研堅實載體,大力培育科研創新優秀人才,深化政產學研協同合作,并強化保障體系建設,為“十五五”科研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在高層次開放辦學方面,國際交流處提出,通過建設海外工程師學院,開發多語種“上應云課堂”與跨區域教學資源庫,建立中法、中意學院,完善師生發展支持體系等舉措,不斷突破學校國際化的“天花板”。
在高效能現代化大學治理方面,黨委宣傳部、信息化技術中心、基建處和應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分別從宣傳思想文化、數據賦能智慧校園建設、校園基本建設項目與大學科技園建設等角度出發,為學校 “十五五”發展擘畫科學治理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