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華東一賽區暨上海市賽日前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圓滿落幕,上應學子創近年最佳戰績,狂攬3項華東一賽區特等獎、3項上海賽區特等獎、4支戰隊強勢晉級全國總決賽,彰顯學校智能制造創新人才培養突破性進展。
7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主辦、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承辦的2025年第十九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華東一賽區暨上海市大學生賽火熱開賽!來自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60所高校的800余名師生齊聚上應大,展開一場智能制造領域的精彩對決。
經過激烈角逐,競賽成績公示揭曉,上應學子斬獲華東一賽區本科生組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1項,上海賽區本科組特等獎3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5項,其它賽區工業嵌入式系統開發方向(籌)全國初賽二等獎,離散行業自動化方向(工程實踐)全國初賽三等獎。上應大4支代表隊強勢晉級全國總決賽!
十三載積淀,賽事融合培育英才
作為華東賽區重要的承辦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自2013年起承辦“西門子杯”挑戰賽分賽區賽事。十三載積累沉淀,打造出專業、高效、公平的競賽平臺,贏得了主辦方、參賽院校及合作企業的高度認可。
開幕式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表示,優秀人才培養是“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秉承的核心宗旨。面對國家智能制造發展的戰略需求,賽事肩負著為產業升級培養、選拔急需優秀人才的重任。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在激發學生創新潛能、培養綜合素質方面的作用,積極構建“崗課賽證”密切銜接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競賽與教學深度融合、雙向賦能。
近三屆賽事中,學校累計獲得華東一賽區特/一等獎十余項、二等獎三十余項,優秀智能制造創新人才頻現,大批往屆獲獎學生已成長為行業骨干,育人成效顯著。
硬核實戰,多賽道演繹智能制造前沿
本次大賽緊密對接產業需求,以真實工業項目流程為核心,聚焦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熱點難點。智能技術學部副主任荊學東介紹,依據企業人才需求旺盛的方向確定賽項設置,旨在培養和選拔更加符合前沿產線的優秀工程技術人才。
在真實的工業控制器和仿真的工業對象環境下,選手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精神得到全方位檢驗。華東一賽區設立五大特色賽道,亮點紛呈:
·流程行業自動化賽道:聚焦化工、制藥、煉油等典型流程工業,考察選手對集散控制系統(DCS)、安全聯鎖設計的應用能力。核心任務包括工藝優化、控制系統設計與調試,培養復雜流程的精準調控能力。
·離散行業自動化(邏輯算法)賽道: 電梯群控智能集成方案,主攻PLC、算法優化及故障診斷,設備協同與產能優化。
·離散行業運動控制賽道:卷繞系統高精度運動控制,調試伺服、多軸協同軌跡規劃,強化位置控制與實時響應。
·自由探索賽道:緊扣國家戰略與產業前沿,支持團隊自主完成市場調研→創意設計→原型機制作→商業化答辯全流程。突出創新思維與跨學科實踐,通過原型機評測與互動PK激發商業意識。
·智能制造通識(籌)賽道:融合數據驅動決策、自動化系統與可視化技術,以真實智能制造項目為背景。培養“感知-分析-決策”的全局視野,強化數據應用與工程優化能力。
鋒芒初露,賦能“新工程師”破壁成長
本次大賽緊密對接智能制造涵蓋的關鍵技術,其獨特的能力模型設計持續引導著工程教育改革。從備賽到實戰,數月的忙碌、專注、收獲是眾多參賽學子的生動縮影,他們將奮進書寫在熾熱盛夏,賽場上綻放青春光彩。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智能技術學部機器人工程專業王思然在離散行業自動化(邏輯算法)賽道勇奪華東一賽區特等獎并晉級全國總決賽!
“我們團隊協同打破專業壁壘,融合多領域知識解決前沿問題,創新設計能力與挑戰未知的勇氣顯著提升。”王思然說。
上海電機學院機械學院機械工程專業學生劉宇杰在運動控制賽項獲得華東一賽區特等獎,晉級全國總決賽。他談到,在實戰流程中更加熟練掌握核心工程方法,動手能力和系統思維得到質的飛躍。
本次華東一賽區總負責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智能技術學部毛靖陽老師表示:“高水平賽事是‘以賽促教、教學相長’的絕佳平臺,助力學子在競賽促進下快速騰飛,為國家產業發展精準輸送亟需的新型工程人才!”
十余年深耕發展,“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已成為連接院校、企業、產業的堅實橋梁,為中國智能制造戰略注入澎湃動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繼續依托這一國賽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提升育人質量,為服務國家智能制造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