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由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聯合策劃的“一平米博物館·聞香識世界館”在奉城高級中學正式啟動。這標志著“一平米博物館”項目正式落地奉賢,也開啟了科學和文化深度融合的校園科普新場景。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奉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淳與奉賢區教育局、區多所中小學校長、科技教師和奉城高中師生代表一同走進這座“可以聞的博物館”,在香氣繚繞中觸摸科學與文化交織的脈絡。
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海科技館重點打造“一平米博物館”科學教育品牌,以微型化、主題化、場景化的展陳方式,把優質博物館資源精準輸送進校園。此次“聞香識世界”主題展,依托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在香精香料化妝品領域的學科優勢,構建了一個融自然科學、人文歷史、藝術美學與AI科技于一體的沉浸式學習空間。
“香味以一種無聲卻無比有力的方式塑造著我們的感知、決策與世界連接的方式。”倪閩景以《聞香識世界》為題,帶領現場師生從“聞香”這一獨特視角認識世界。他鼓勵同學們主動參與科技創新實踐,在探索中完善跨學科知識體系,為科學素養的培育筑牢根基。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作為國內香精香料人才培養和科研的重鎮,一直致力于推動‘香產業’與‘香教育’的深度融合。”汪小帆在致辭中表示,學校將聯合上海科技館進一步拓寬“聞香識世界”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并攜手奉賢區將上應大附屬奉賢奉城高級中學打造成為創新人才的搖籃。
王淳在致辭中對上海科技館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優質資源送入奉賢校園表示感謝。他表示,“一平米博物館”雖小,卻能裝下大世界、點燃大夢想,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打造科學教育的“奉賢樣板”。
“這里聞到的不只是各種味道,更是AI科技與調香藝術的融合。”奉城高級中學高二學生、“一平米博物館”小講解員高安琪感嘆道。當佩戴脖戴式氣味播放器,隨著電視畫面切換巧克力、冰淇淋、火鍋等影像,相應香氣也從設備中精準釋放,縈繞四周。“我們可以在這里探索更多AI設備,觸摸科技前沿。這些香氣也讓我們放松身心,緩解學習的壓力。”高安琪說。
我校科研團隊還帶來多款香氣展品:“樸玩足湯”足浴球入水泛起細膩氣泡,緩緩散發植物芬芳;“薰衣草助眠四件套”中的微膠囊技術,讓織物在摩擦間釋放出安神香氣;復方精油“植集說”保留鮮植活性成分,助力身心放松;“舒心香萱”則以萱草為底,融入檀香與柑橘,詮釋東方香韻與嗅感科學的交融。
走進一平米博物館,仿佛步入濃縮的香味實驗室。每件展品都不只是“展品”,而是可感知、可體驗、可想象的科學故事。
館外綠地里,果蘭、香水月季、巧克力(可可樹)等十余種香草清香陣陣。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高校花卉美育名師工作室”專家向同學們講解:“月桂可提取精油,迷迭香抗氧化性強,這三個萱草品種更是我們自主培育!”未來,學生將組建養護小組,記錄生長、制作標本、開展實驗等,這片香草園,不僅為“一平米博物館”注入持續的自然生命力,更成為連接課堂與自然、科學與勞動的教育新空間。
儀式上舉行了“一平米博物館”名譽館長、科學副校長、小館長、小講解員聘任儀式。名譽館長與科學副校長將以專業背景長期指導展覽運營與內容優化;學生擔任的小館長、小講解員則深度參與日常管理與講解,在實踐中錘煉綜合能力,為博物館注入持久活力。
當天,“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附屬奉賢奉城高級中學”正式掛牌,標志著奉賢教育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合作邁入新階段,進一步推動高校優質教育資源向高中教育輻射。
上海科技館、奉賢區人民政府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持續深化“館區校合作”,推出“芳香未來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課程開發、活動組織、資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構建貫通中學與高校的課程與活動體系,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前沿知識,培育科技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搭建從興趣培養到專業成長的人才培育鏈條。
“一平米博物館·聞香識世界館”留在校園中,更留在中學生們關于科學的記憶里。這座“可以聞的博物館”,正在更多學生心中,悄悄種下科技創新的種子,并將不斷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