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學院與維希艾環保新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合作與實習實踐基地”簽約儀式在維希艾公司舉行。人文學院院長李正等50余名師生出席儀式,維希艾環保新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衛鋒等企業代表、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陳天立全程參與。雙方就產教融合、產學研合作和人才共育展開深度交流。
譚衛鋒以企業發展歷程為脈絡,展現了維希艾的技術沉淀與規范化發展路徑,為校企合作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景,并系統介紹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管理全鏈條的崗位體系,特別強調企業在勞動安全管理、員工培訓體系搭建、職業發展通道設計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可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實踐素材,為進一步產學研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
李正東指出,實習實踐基地是連接課堂教學與職場需求的核心紐帶,雙方將重點打造三大合作維度:在實踐教學層面,共建 “勞動安全實務課程模塊”,將企業勞動安全規范、人事管理案例、員工關系處理實務等轉化為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認知實習、崗位實訓掌握實操技能;在產學研攻關層面,依托學院智庫優勢與企業實踐資源,聯合開展勞動政策落地研究、ESG(環境、社會及治理)戰略規劃等課題,實現學術研究與企業需求同頻共振;在人才共育層面,建立“企業導師 + 校內導師”雙指導機制,共同制定培養方案、開發實習評價體系,推動人才培養標準與行業崗位要求精準對接。
儀式現場,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同為“產學研合作與實習實踐基地”揭牌,開啟校企合作、協同啟航的新篇章。儀式后,在企業人員引導下師生代表深入生產車間、研發中心與勞動人事部門,實地觀摩環保新材料生產中的安全防護措施、人事培訓流程與企業文化建設,了解環保新材料生產流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人事管理實操場景與 ESG 實踐成果,將課堂理論與職場實景深度鏈接。
此次基地共建,標志著人文學院在產教融合領域邁入“精準對接、深度協同”的新階段。通過整合高校教育資源與企業實踐優勢,基地將成為培養勞動安全領域應用型人才的“練兵場”、校企聯合攻關的“創新港”、人才供需對接的“直通車”。未來,雙方將以基地為支點,持續拓展合作廣度與深度,為社會輸送更多“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校企協同的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