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會高校同臺展示“高科民用”衣食住行 2019年04月20日 02: 要聞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無圖說
■本報首席記者 徐瑞哲
記者日前走進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在世博展覽館西區的高校展區內,外地名校首次參加上交會,與上海高校同臺展示“高科民用”的衣食住行。 看似一卷卷大地色系的毯子,卻是C919大飛機正在使用的隔音隔熱玻璃纖維棉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技術轉移中心的工作人員劉華翔說,這種棉氈材料的基本原料是直徑不超過2微米的超細玻璃纖維。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一家企業有能力提供類似產品,不過價格是自主研發的國產產品兩倍左右。 此前中國上海工博會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香料學院馮濤教授拿出自己主導研發的果酒釀造器,當時展出的還只是項目雛形,卻被相中成了學校技術轉移有限公司自己孵化的第一個項目。經過一年多改進,這臺柜式機釀造出的果酒通過檢測,各方面指標均達國家標準,并完成3C認證。經配套研發,果酒釀造器攻克難關,蘋果酒、梨子酒、藍莓酒、菠蘿酒等都能釀造。更神奇的是,釀造工藝周期創紀錄地從全程7天縮短到3天。 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發的“精油MASTER大師”剛獲專利,機器后臺的“材料庫”正是出自各種天然草本的香料。中醫大研發人員王健英向記者模擬了這臺“精油大師”的應用場景。這臺小冰柜大小的智能機,可以選裝各種成分明確、符合國標的植物精油,通過物聯網設計,接入手機終端,就能遠程操作和監控精油制備,做好噴霧吹膚準備。經年累月,這臺智能機內置的自學習系統,還能更精準地提供個性配置方案與芳香保健原則。 就在高校展區入口處,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軌道交通二氧化碳列車空調”,直接將高鐵車廂頂部的一部分中央空調搬上展臺。這種高鐵空調系統采用的是純天然工質——二氧化碳,與傳統使用“氟利昂”等作為制冷劑的空調本質不同,對脆弱的臭氧層毫無傷害。據悉,這項成果將輻射應用到德國聯邦鐵路雙層客車改造項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