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高質量推進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7月27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改革專題研討會,探索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方式、模式和機制創新,謀劃落實2025年度“高地大”本科教學建設項目。
會上,校長汪小帆對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改革提出指導意見。一是要統一思想。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這一主題,在全校師生中形成深化產教融合、優化培養模式的共識,共同思考如何在滿足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求中貢獻上應力量,真正在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二是要推動落實。各學院(部)領導班子要以“高地大”建設為依托,組織廣大教師認真研討本學院、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目標、思路和舉措等關鍵問題,確保改革措施能夠落地,能夠切實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有助于滿足國家戰略需求。
副校長毛祥東對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改革提出具體要求。一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習實踐等進行全面改革。二是以建好現代產業學院為抓手,進一步打通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統籌本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是重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尤其重視與行業龍頭企業、大型骨干企業的合作,滿足實習實踐教學創新的需求。
2024年,學校加快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遴選首批產教融合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細化2024年秋季學期相關專業赴企業集中實習實踐的實施方案,并將“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專業綜合改革”納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深化改革專項行動計劃(2024—2026年)》重點項目。
教務處處長王宇紅全面總結回顧了學校應用型專業轉型發展歷程,梳理當前校企協同育人主要問題,強調后續將聚焦推廣螺旋上升的的產教融合培養新模式?;W院副院長吳晶晶作題為《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以化工學院為例》的經驗交流。
學校各學院(部)負責人、教學院長及教務處人員參加會議。會上就提升教師工程實踐教育能力、加大對學生實習實踐的經費支持力度、優化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預算內容、促進校企戰略合作等工作展開了研討。
2025年“高地大”本科教學建設將以落實《上海高等教育質量提升十大專項計劃實施方案》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高地大”二期建設優化調整方案》為目標,從“人才培養模式整體轉型”和“人工智能(AI)賦能專業建設”兩個方面制定建設內容和預算安排,重點是對內打造產教融合課程體系,對外加強穩定實踐基地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適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