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了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絲綢之路文明互鑒研究中心主任張安福教授,在奉賢校區作了“中國西北邊疆治理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研究”的專題講座。
本次講座是我校新近開設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選修課的第二講,專題著眼于天山走廊對于古代中國多元族群長時段、大規模的流動與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動力機制和內在邏輯研究,展示了其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的獨特地位和歷史價值。天山走廊的“交通走廊”、“文化走廊”、“行政走廊”性質特點和豐富內涵,使得中原王朝對于天山南北持久有效的治理和源源不斷的投入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講座結束后,師生開展了充分交流和討論,大家圍繞新疆治理、民族交流、生活體驗等方面進行了有效互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部分教師參與活動,學校開放第二課堂吸引眾多學生前來旁聽。師生們高度認可張教授的精彩講座,感受收獲良多,不僅對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中的“四個共同”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而且在增強“五個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