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智能技術學部聯合召開AI+應用創新校企合作研討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許春山、副總工程師沈灝、通用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和科技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上海天鏈軌道交通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王新建及相關負責人,我校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杜永、智能技術學部副主任、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陳麗瓊及相關教師參會,會議由智能技術學部副主任、軌道交通學院院長鄒勁柏主持。
研討會圍繞校企共建AI+軌交創新中心展開討論。鄒勁柏詳細介紹了智能技術學部牽頭建設AI+軌交創新中心的基本構想,中心希望充分整合學部和學校資源,協同企業通過AI賦能打造跨專業合作平臺,從軌道交通龍頭企業建設和運維實際問題出發找到具體能落地的合作點,攻關行業共性技術,解決行業痛點問題。
許春山表示,本次到校回訪交流是加快落實學校汪小帆校長帶隊訪問公司時達成的戰略合作意向的重要舉措。他介紹了上海天鏈的成立背景和合作模式,他建議雙方可以從場景運行安全、數據智能化等方面出發盡快開展相關合作,并表示愿意同行業頭部企業一起與學校共同打造一個具有示范效應的AI+軌道交通相關的應用創新中心。
隨后,聚焦校企共建AI+研究院,與會人員展開討論。杜永介紹了學校擬推動AI for technology/engineering的AI+研究院建設背景和初步框架,希望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支持下,以清晰的場景實現落地,孵化更多創新中心和實現一定造血功能助力可持續發展。
陳麗瓊提出了AI+研究院在學生培養方面的需求,希望鏈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企業共同實現大三大四的學生實訓(1-1.5年),同時希望借助電子信息等博士點培育,在企業導師、行業會議、聯合培養、獎項申報等方向同企業深度合作。
許春山表示AI+研究院可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技術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沈灝建議學校和學部可以從產業驅動出發,早期通過一定投入打造平臺,深入打通和調動產業鏈,最后實現造血和閉環,輸出一些通用的工具類解決方案,輻射其他院系。
本次AI+應用創新校企合作研討會促進校企雙方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校企之間將加強溝通、緊密合作,共同做好人才培養、就業、技能大賽等方面的工作,促進產教需三方的緊密有效對接,發揮校企共建優勢,切實做到以學生為本,實現學生、企業、學校多元化合作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