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應技術長三角行”(第二場)鹽城大豐站活動舉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王占勇、大豐區副區長崔恒榮參會。本次活動作為智能技術學部專場,吸引了大豐工業園區、港區和街道等相關企業參加。活動由大豐區科技局局長劉加東主持。
據悉,大豐是鹽城的濱海新城區、大市區副中心,也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城市區,坐擁世界濕地自然遺產核心區,孕育了麋鹿、珍禽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次“上應技術長三角行”活動主動面向鹽城構筑“3456”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布局,在賦能未來產業培育、推動傳統產業煥新以及賦能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校地雙方有很大合作空間。
王占勇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和歷史沿革。他表示,學校近年來在科研和成果轉化方面成果顯著,“上應技術長三角行”活動是學校打造的科技服務品牌,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有效鏈接大豐企業需求與我校應用創新技術,推動學校科技成果在大豐轉化落地。
崔恒榮介紹了大豐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大豐已形成智能制造、電子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產業發展方向與學校“功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術”學科群高度契合,雙方的深度合作擁有堅實的基礎。
活動現場,我校科學技術研究院與大豐區科技局簽署框架協議,合作雙方將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科技成果發布環節,圍繞智能制造技術和功能新材料兩大方向,學校發布50余項智能制造類、20余項新材料類科研成果,為大豐區智能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撐。項目路演環節,聚焦智能制造與數字化技術,3項科技成果進行展示,項目均為學校智能技術學部科研人員多年深耕的成果。
聚焦年輕教師如何開展科研工作以及如何在科研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此次會前還舉行了交流座談,大家現身說法為年輕教師開展有組織科研分享了經驗,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