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介紹 | ||
導師姓名 | 于文彬 | |
導師性別 | 男 | |
職務職稱 | 副研究員 | |
所在院系 | 感知與與自動化學院 | |
一級學科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二級學科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
研究方向 | 海洋智能信息系統 | |
聯系電話 | 15201870145 | |
電子郵箱 | yuwenbin@sjtu.edu.cn | |
個人簡介 | ||
于文彬,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副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等,授權發明專利8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獲得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等1項。面向智能無人系統感知需求,研究空天海潛目標與環境信息感知、傳輸與控制,針對各域高速小目標,通過復合系統進行跟蹤與測量,設計目標探測“感-傳-控”一體化架構,構建數據自適應采樣、穩定傳輸以及傳感設備最優化調度。 | ||
學習與工作經歷 | ||
教育經歷: 2010/09-2016/06,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博士 2006/09-2009/06,山東大學,控制理論與工程學院,碩士 2001/09-2005/06,山東建筑工程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系,本科 科研工作經歷: 2019/12-至今,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副研究員 2018/08-2019/12,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助理研究員 2016/08-2018/09,上海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后 | ||
科研工作與成果 | ||
針對工業現場無線監控中由于網絡帶寬限制導致欠采樣從而數據質量下降這一問題,如何在提高采樣率的同時最優化傳輸能量的有效性是一大挑戰。針對此問題,申請人將無線傳輸的感知與傳輸相結合,提出了面向壓縮傳輸架構的采樣率與稀疏度關系建模與傳輸協議聯合設計。首先基監測數據的先驗知識建立了數據稀疏度與采樣率關系的離線模型,根據數據稀疏度對監測數據進行分類,以提高模型精度。以此模型為基礎,結合控制思想,設計自適應采樣率調整架構。在該架構下,研究在保證傳輸實時性和保證數據重構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數據的采樣率,提高能量有效性。根據此模型,結合現場組網架構,設計面向樹形網絡拓撲的無線傳輸協議,以提高帶寬利用率為優化目標,以節點傳輸數據需求、能耗、時延要求為限制構建優化問題,實現以能量有效性為目標的數據采樣與傳輸聯合設計。授權發明專利8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獲得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等1項。 | ||
社會學術團體兼職 | ||
2021.04 至今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極地深海技術研究院 雙聘研究員 | ||
主要研究方向 | ||
面向海洋智能信息系統感知需求,研究水面與水下目標與環境信息感知、傳輸與控制,針對水面上與水下高速小目標,通過復合系統進行跟蹤與測量,設計目標探測“感-傳-控”一體化架構,構建數據自適應采樣、穩定傳輸以及傳感設備最優化調度。主要研究領域為裝備試驗、體域網等數據獲取、傳輸與分析,生物醫學、工業的圖像、視頻數據的分析與特征提取等。 | ||
近3年指導研究生的就業情況 | ||
近三年指導/協助指導畢業碩士研究生5人,其中2人攻讀博士研究生(Mcgill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2人在國企(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和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1人在私企(騰訊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