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賢庭的命名,源于孔門十哲中的言偃。兩千多年前,孔門72賢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言偃曾到奉賢青溪一帶設壇講學,播撒文明種子,宣傳儒家思想,被譽為“南方夫子”,乾隆也手書“道啟東南”予以褒揚。思賢庭,意在提倡上應學子踐行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追求崇高道德理想。“仁”即仁慈、善良,“義”即正義、正直,“禮”即禮儀、禮節,“智”即智慧、才智,“信”即誠信、信用。庭內水流環繞,與《論語》中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相呼應。庭旁的杏樹有杏壇之意,孔子于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寓意著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匯聚四方學子,傳道授業解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