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名單,共計46個案例入選,其中高等教育評價改革優秀案例23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報送的“實施產教深度融合導向的育人質量評價”案例成功入選。
學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的《上海市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部署,積極開展教育評價改革實踐探索,從產教融合視角對學生的成長發展進行有效評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新時代應用型高校深化評價改革開辟出一條新路。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評價理念
校黨委書記郭慶松教授以《文化傳承鑄根魂,擁抱未來寫青春》為題給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課”
學校始終弘揚“厚德精技、砥礪知行”的大學精神,聚焦“厚德”“精技”兩個關鍵點,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育人理念,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評價理念,引導學生成長為具有理想信念、家國情懷、過硬本領、勇擔責任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努力將體育、美育、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中。
聚焦未來工程師關鍵能力,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評價內容
校長汪小帆教授與“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特等獎獲獎學子交流
學校以創造性解決問題為核心,以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創新精神與批判性思維、交流溝通、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和應用技術能力與職業素養為主體,積極構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愛科技”(ASciT)九大關鍵能力評價模型。按照通專融合、創教融合和跨學科交叉融合理念,對傳統人才培養體系進行集成創新與升級改造,將未來工程師關鍵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成果導向與增值發展為評價方法
學生在VR虛擬仿真技術課堂上學習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加強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的評價監測。在堅持綜合測評的基礎上,廣泛設置創新創業、學科競賽、文藝體育等單項評價指標進行分類引導,鼓勵有特長、有偏向的學生縱深發展。通過建立“五位一體、三層鏈接”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逐步引入增值評價理念,明確廣大師生追求“卓而獨特、越而勝己”的價值取向,鼓勵學生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深化產教融合與科教融匯,以校企協同育人為評價機制
毛海舫教授將最新科研成果以案例教學方式融入到教學
積極開展“引企入教”專項建設,通過產教融合共同體、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將美麗健康、新材料、智能技術等上海市重點產業的實際需求融合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在畢業論文(設計)上實行校企“雙導師制”評價機制。深化產學研用合作,依托“香料香精+大數據”等跨學科導師團隊,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前沿、全球議題,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文:校長辦公室/圖: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