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堅持“實”字貫穿始終 主題教育成效突出
4月至10月,學校遵照黨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教衛工作黨委統一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各項工作走深走實,取得突出成效。
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和市委對主題教育要突出一個“實”字的安排,堅持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通過理論學習筑牢思想根基、調查研究拓寬工作思路、檢視整改增強師生滿意度,黨員領導干部擔當作為推動學校發展、從嚴管黨治黨有了新提升,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注入了強大動力。
二、高地大建設“轉段升級” 學科建設沖擊國家“雙一流”
學校堅持創新驅動,推進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學重點建設“轉段升級”,帶動全校實現高質量發展。
5月,學校化學工程與技術 (芳香科學與技術) 學科獲批為上海市Ⅲ類高峰學科,取得學科建設新突破。6月,學校通過“高地大”二期建設實施情況中期評估現場考察,受到專家組的充分肯定。10月,學校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設中期評估優化調整總體方案通過市教委專家論證。12月,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被上海市納入高水平地方高校沖擊國家“雙一流”重點培育建設學科,標志著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三、鑄魂育人亮點頻出 “大思政課”建設扎實推進
3月,校黨委書記郭慶松教授領銜的《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思政課”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獲批2022年度上海高?!按笏颊n”建設教學改革試點立項,深入推進我?!按笏颊n”高質量發展。
學校秉承“厚德精技、砥礪知行”的大學精神,深化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建設,完善全鏈條課程思政示范體系。1月,學校在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展示活動中獲一等獎2項。10月,學校教師在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大賽中榮獲特等獎。11月,學校第四屆“時代·應用”專業文化宣講活動舉辦,上應學子傾情講述“應用故事”,抒發砥礪奮進強國之志。
四、提升內涵發展水平 一流課程建設獲佳績
學校依托高水平大學建設,不斷夯實專業為基、課程為本的本科教育教學內涵建設基礎,高質量課程建設蓄水池不斷拓深拓寬。
1月,學校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課程10門。4月,學校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7門,入選數量位居市屬同類高校第1名。11月,23門課程獲批上海市級重點課程。
學校立足“四新”建設,引導教師踐行“上好一門課”的理念,努力將課程思政、產教融合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7月,在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中,學校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獲獎總數創歷史新高。12月,1門課程入選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課堂。
五、首屆博士生入?!?023級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金秋時節,學校迎來5000余名新生。首屆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標志著學校全面開啟本碩博全層次人才培養的新篇章。
10月7日,校黨委書記郭慶松講授第一堂思政課,激勵上應學子傳承弘揚“厚德精技 砥礪知行”上應精神,努力實現人生路上的三“己”:閱己、越己、悅己(審視自己、超越自己、愉悅自己)。
10月8日,2023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校長汪小帆勉勵全體新生:在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之時,因為夢想,所以選擇;學會追求卓越,挑戰自我;學會攜手同行,共創未來。
六、提升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全面啟動
10月23日,學校召開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動員大會,全面部署學校迎接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校黨委書記郭慶松講話,校長汪小帆作動員部署。
繼動員大會召開后,學校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并發布《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實施方案》。10月底至11月初,審核評估評建工作辦公室組織多場專題培訓,推動落實學校審核評估工作部署,指導各學院全面啟動專業自我評估。目前,審核評估自評報告撰寫和支撐材料的梳理匯總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七、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入選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
1月,經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評審發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被認定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8月,與上海技術交易所簽訂合作協議,154個專利在技交所掛牌,本年度完成轉化合同數創歷史新高,其中2件專利以1800萬元達成專利開放許可。
學校堅持目標導向,加強成果凝練和培育,鼓勵教師瞄準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創新引領。5月,在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評選中,學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2項成果獲獎,作為合作單位3項成果獲獎。其中,韓生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項目被授予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2月,張婉萍教授團隊項目榮獲2023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聚焦重點產業和新興產業升級發展中的前瞻性、先導性、探索性的技術問題,一年中,學校連續主辦中國創新挑戰賽(上海)東方美谷專場、南通?上海高??萍汲晒麑忧⒄剷?、“碳索生活”產業轉型技術成果對接會、生物醫藥成果路演推介會等,持續加強有組織科研,積極探索企業出題、高校“揭榜掛帥”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全力推動高水平應用創新策源能力的提升,全面支撐相關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八、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喜迎建校70周年工作有序展開
4月15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校 69 周年慶祝大會暨70周年校慶啟動儀式在奉賢校區舉行。大會正式發布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七十周年校慶公告(第1號)》 ,在七十周年校慶倒計時一周年之際,回顧學校辦學歷史,期冀發展新藍圖,誠邀海內外校友重返校園、暢敘情誼、共展宏圖。
10月8日,在七十周年校慶倒計時200天之際,“厚德精技七十載 應用創新向未來”校慶主題和校慶標識正式發布。校慶標識詮釋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初心,勇擔育人使命,涵育莘莘學子幻化飛鳥凌空翱翔,爭創我國應用型高?!邦I頭雁”的發展愿景。
佳期將至,相聚有期,學校將以70周年校慶為契機,總結辦學歷史經驗,凝聚各方發展共識,讓校慶成為聯結廣大師生校友的紐帶,共啟新七秩新上應新征程。
九、培育時代新人 上應學子再創新榮光
6月17日,“千馬廿行”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子聯學聯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總結表彰會在清華大學舉辦。我校孫雅文、張博煒兩位同學榮獲“千馬廿行”活動全國高?!疤氐泉劇保ㄈ珖鴥H3個)。
7月,教育部頒發首屆“基層就業卓越獎”, 2017屆畢業生高陽平同學榮獲2022年度“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8月,2023屆畢業生潘沈涵同學獲評2022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僅十位)。
11月,學校在2023 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決賽中榮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創歷史最好成績。
十、服務國家戰略 央視報道我校中老鐵路人才培養項目
2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以‘中老鐵路人才’為特色的‘一帶一路’工程師培養”項目獲評2022年高校來華留學教育上海市優秀案例。5月,學校舉辦一帶一路“鐵路互聯 民心相通”座談會,發布《中老鐵路運營調研報告》。
10月,央視《新聞直播間》(共建“一帶一路”上海說)以“授人以漁 薪火相傳 為中老鐵路保駕護航”為題進行直播專題報道;11月,央視《新聞調查》采訪報道老撾留學生“小葉子”鄧濤在進博會的所見所聞所感,系列報道介紹了學校共建“一帶一路”工程師培養的特色發展之路。
文/圖: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