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的關心指導下,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主辦,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高等教育評價研究基地(應用技術型)承辦的“新時代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研討會”在我校奉賢校區舉行。
此次研討會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細教育部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總體工作安排,努力構建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副主任方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郭慶松、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主任趙猛、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學生處副處長周紅星出席。
來自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蘇州科技大學、嘉興大學、寧波工程學院等32所高校及24家企業代表參加會議。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瑛主持會議。
會上,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倡議下,長三角應用型高校就業育人聯盟正式成立,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開啟長三角應用型高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就業育人新篇章。
郭慶松代表學校向關心支持本次研討會的各級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對與會領導、專家以及高校和企業來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重塑全世界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生態,應用型高校要主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全鏈條優化人才培養,滿足行業企業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
郭慶松表示,作為地方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應新中國建設之需而生、應新世紀改革之需而立、應新時代發展之需而興,學校將同各方一道主動開放、積極創新、加強協同,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擁抱科技革命,推動教育變革。他衷心希望各位專家學者激蕩思想、融通智慧,探索協同創新新路徑,共促新時代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劉力對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政府、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面的積極參與、形成合力。本次研討會圍繞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構建,探討和分享有效解決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他從認識新時代就業新需求、構建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就業與國家戰略相融合、構建“智慧就業生態圈”聯動機制四個方面對應用型高校的就業工作提出了建議,為未來工作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考。
方偉以“中國特色生涯教育理論體系的方法論研究”為題作主旨報告。他立足中國國情、中國文化,結合中國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實際,從邏輯起點、核心使命、價值主線、本質內涵、基本方略、時代課題、評價指標等方面出發,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化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理論體系,為我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發展提供了創新性的理論指導。
王瑛在主持中表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牢牢把握畢業生就業的民生屬性、戰略屬性和政治屬性,把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推動學校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堅持黨建引領,打造就業育人“主陣地”;堅持需求導向,開辟人才培養“新賽道”;堅持機制創新,構建高質量人才“蓄水池”;堅持內外循環,營造優質就業“生態圈”,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會議現場,還舉行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校企合作簽約儀式。上海自然堂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偉星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香料香精化妝品學部、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智能技術學部合作簽約,校企攜手并進,不斷深化協同創新機制,聯合培養應用創新型卓越人才。
研討會以“主題報告”+“圓桌論壇”的形式,圍繞 “應用型高校就業育人的現實意義與實踐路徑”“新質生產力下產教融合與供需對接的實踐探索”“應用型高校高質量就業評價與服務體系構建”三大主題進行研討交流。
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易米實驗室首席專家錢靜峰、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所長杜曉利、智聯招聘校園及國際業務事業部高級總監齊放,東北師范大學就業創業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海濱作主題報告,與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資深專家、學者及企業嘉賓展開深度探討,共話應用型高校就業育人,為新時代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路徑探索帶來有益啟迪。
聚焦應用型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構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緊緊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的新需求,深化“政產學研用”聯動機制,完善就業協同育人體系,有力推動應用型人才就業工作邁向新高度,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