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像 | 跨界追光的斜杠青年,為世界撐起溫暖的傘!
時間:2025-04-26
上海高校團干部示范典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忠詮-爾純”思想政治教育獎一等獎、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國家獎學金……一連串閃光的榮譽背后,他以專業所學回饋社會,以“美育+療愈”助力困境群體重寫生命敘事。本期“應像”,讓我們走近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張嘉睿同學。
以專業知識為鑰,開啟藝術療愈的大門;憑創新精神為光,照亮美育助殘的道路。擔當有為,學以致用,張嘉睿用一顆守護的心,為更多人撐起一把傘。
專業績點4.0,位居2022級建筑學專業第一,入學至今,張嘉睿連續5次獲得校綜合獎學金一等獎,榮獲國家獎學金、第一屆國際大學生英語翻譯挑戰賽C組三等、“IEERA 杯”國際高校英語詞匯挑戰賽中國區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優異成績的背后是張嘉睿超乎常人的努力。凌晨1點的第六學科樓專業教室總有他的身影,214那個座位被他當成了“家”。為了完成一份完美的課程設計,他查閱海量資料,反復修改方案,常常在奮戰到深夜。
在學校第三屆“穿·越”建造節活動中,張嘉睿結合建筑學專業優勢設計出作品“解憂雜貨鋪”?!拔覀兊脑O計理念是從對話引申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打造一個有溫度的、有情感的多維空間,同時設置募捐功能,以小愛筑大愛。”
作品推出后成為學校的“網紅”場所,榮獲全國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上海市活動藝術實踐工作坊二等獎,并籌集到一筆公益基金,受到《青春上?!返榷嗉颐襟w的關注和報道。
在南昌路人文會客廳舉辦的“特殊的三次方”公益展覽中,張嘉睿通過AI賦能將專業與創新結合,使用較低感光度、溫暖空間氛圍和柑橘調香味的觀展氛圍,設計作品獲2024首屆香港青年創新設計獎優秀獎,并將所得善款回饋給各相關機構。
小時候,作為一名長期不在父母身邊的孩子,父母遠行的背影,是張嘉睿童年里模糊又深刻的記憶?!白约毫苓^雨,所以想給更多的人撐傘”,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早早就種下了一顆“守護”的種子。進入大學后,在學校氛圍的熏陶下,張嘉睿積極參與志愿活動,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
“希望把我的專業成為傳遞愛與希望的橋梁,用自己的所學,為殘障人士創造更多的可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尊重。”
張嘉睿創新“勞美融合”理念,走進各區陽光之家,推動學院與上海市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會簽訂共建美育實踐育人志愿服務平臺協議,以“美育+療愈”的形式,為智力殘疾人群體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美育體驗機會。
在暑期社會實踐中,張嘉睿帶領“童畫故事”助殘扶困團隊,將建筑空間和色彩美學融入實踐過程,用“文化+公益”的理念,為殘障群體開辟出一條從“受助者”到“價值創造者”的生命之路,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上海慈善周和青春上海告白青春市集中,張嘉睿和殘障兒童和老人一起將破碎的瓷片鑲嵌成璀璨的馬賽克杯墊和花瓶,把種子種進土壤,讓一朵凋謝的花以干花形態在市集重生,展現“殘缺亦是美”的獨特風采。他還把這些作品帶進高?!靶踊ü潯?,讓更多的青年學子感同身受。
憑借一顆赤子之心,張嘉睿愈加堅定地邁向公益的道路,獲評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上海市“知行杯”大學生社會實踐二等獎、校級社會實踐特等獎,案例入選2024年上海高校生命教育實踐典型案例。這是對他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心懷大愛的鼓勵。
作為一名服務總時長超500小時的志愿者,張嘉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志愿服務的真諦。
在聯合國2024Mover4climate綠色鄉村青年行動中,張嘉睿通過支教賦能鄉村青少年提升可持續發展意識,關注鄉村綠色發展。
在第六屆、第七屆進博會志愿服務中,從“分論壇”小葉子到“輔助管理”小葉子,張嘉睿耐心解答疑問,盡己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獲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優秀志愿者”。
新媒體是張嘉睿的一大愛好,他擔任全國學聯新媒體中心編輯、上海學聯新媒體中心編輯。
在進口博覽會中,張嘉睿擔任臨時團支部書記,以小葉子“宣傳者”的身份,用鏡頭捕捉小葉子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我想把小葉子的青春活力和奉獻精神通過新媒體平臺分享給更多的人?!?/span>
作為校園閱讀文化節的組織者之一,他和小伙伴們通過晨讀、漂漆書簽制作和圖書漂流打卡,以書為媒為師生們開啟一場精彩紛呈的書香之旅。
在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活動中,張嘉睿用鏡頭記錄知行學社宣講團的故事,作品獲“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本科生組特等獎。
“我相信只要眼里有光、心里有愛,就能點亮自己,亦能照亮別人,為社會添一份溫暖和愛。”未來,張嘉睿將繼續在這條充滿愛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前行的“路”。
篤行不怠,書寫人生篇章,櫛風沐雨,展現青年擔當,為張嘉睿點贊,期待更多上應青年,為新時代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以點點星火照亮整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