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 | 周一鳴:以匠心育桃李,用專業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時間:2025-05-09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師德師風先進典范,他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春風化雨孕育桃李芬芳。讓我們一起走近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023—2024年度“師德標兵”獲得者之一——香料香精化妝品學部周一鳴老師,傾聽他的教育故事……
深耕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十余年,周一鳴深知,培養專業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識技能,更要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食品行業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們培養的學生必須既有過硬技術,又有嚴謹態度。”這是周一鳴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香化學部副主任,他深知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塑造靈魂。他帶領課程團隊深入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課程目標與學校應用創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信、產業自信。
“周老師的課,讓我們明白手中的技術不僅是飯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學生眼中,周老師的課堂,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嚴謹的科學被賦予溫度。“我們熱愛自己的專業,努力成為推動我國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時代科技人才,守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與幸福。”學生們說。
周一鳴主講的“食品安全與品質控制”課程獲評上海市一流課程、上海市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乳品工藝學”入選上海市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并獲得首屆上海市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展示活動一等獎。這些榮譽見證著他對“立德樹人、以德為先”思政育人的生動踐行。
“周老師就像我們的知心朋友,有他在,我們心里特別踏實。”這是學生對周一鳴最真摯的評價。
無論是深夜實驗室的燈火,還是宿舍里的促膝長談,周一鳴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學生最需要的地方。這些年,他帶著學生到處“闖關”。備戰“挑戰杯”國賽時,他與學生一起泡在實驗室,餓了就吃泡面,困了就趴在桌上小憩,只為驗證一個關鍵數據。最終,他們的項目斬獲全國三等獎,市級獎項更是拿下10余項。
寒暑假里,他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和創新創業競賽。組織開辦公共營養師和高級西式面點師等職業技能培訓,累計培訓學生500余人次,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作為班導師,周一鳴走進班級、宿舍,傾聽學生的困惑,面對面談心交流,幫助他們找準人生方向。學生感慨:“他不僅教會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靈魂的喚醒。”周一鳴始終秉持這一信念,在教學上大膽革新。
他發現傳統教學模式中,專業課程之間壁壘森嚴,學生難以形成系統思維。于是,他打破“墻”,創立以綜合工程實踐為主線的實踐教學模式。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學,他將自己在全谷物食品加工及食品安全品控方面10余年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編寫教材、開發實驗軟件,讓課堂緊跟行業前沿。
作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食品工藝學》的主講人,周一鳴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同時融入人文素養、環保意識與職業道德教育。他說:“我要讓學生既懂技術,更懂擔當。”
從教十余年,周一鳴用匠心打磨課堂,用愛心溫暖學生,用擔當踐行使命。正如他所說:“我愿以畢生所學,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引領他們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