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接受新華網采。新華網吳一航 攝 新華網上海1月29日電(侯凱、沈梅、吳一航)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今年兩會期間,參加政協上海十三屆二次會議分組討論的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劉宇陸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作為高校或是高級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機構看來,更關注的是以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為主的科學研究和核心技術創新。 “近年來,我國工業制造領域采取調結構轉方式引領新常態,中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國制造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如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受制于他人。”劉宇陸指出,在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進程中,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培養一大批高素質、創新型應用技術人才,關鍵在于產教融合,而產教融合過程中的核心是平臺建設。他希望政府能夠支持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和企業科研人員相互聯合組成共同研發平臺,幫助企業最大程度地激發技術創新活力。 對于高水平應用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劉宇陸建議,高校的培養要與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在不改變培養學科、專業基礎上,由高校和行業企業聯合制定培養方案。同時完善校企間科技人員的流通機制,根據企業需求充分調動高校智力資源,將高校的技術和人才與之“配型”,這樣會形成很好的技術創新力,為日后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