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雷鋒服務心開展學雷鋒專題講座,人文學院黨政領導、學雷鋒活動志愿者280余人參加學習。講座邀請了88歲高齡,時任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老戰(zhàn)士擔任主講人。劉老圍繞著“學習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這一主題與青年學子進行了深情對話,寄語學子弘揚雷鋒精神,傳承中華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雷鋒精神是什么?劉老指出在不同的年代,雷鋒精神具有不同的時代內涵。他認為,革命戰(zhàn)爭年代,雷鋒精神就是舍己為人,英雄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此,他以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了詮釋。劉老曾經(jīng)是沙家浜部隊的一員,自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以來,在血與火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經(jīng)歷了著名的長津湖戰(zhàn)役(即第二次戰(zhàn)役),笫五次戰(zhàn)役,以及金城反擊戰(zhàn),在朝作戰(zhàn)二年。回國后又參加了我軍陸海空三軍聯(lián)合渡海登陸一江戰(zhàn)役。他指出在戰(zhàn)爭中,很多戰(zhàn)友將生死置之度外,沖鋒在前,用寶貴的生命踐行了革命年代的雷鋒精神。在和平年代,劉老認為雷鋒精神就是愛崗敬業(yè)的“螺絲釘”精神,就是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劉老認為,雷鋒的一生雖然短暫,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但雷鋒精神具有永恒的價值,具有實踐的價值。雷鋒精神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煥發(fā)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青年學子學習雷鋒精神不僅要深入把握其時代內涵,更要落實到行動中去,做實踐派,行動派。當社會需要的時候,要勇于獻身,當他人需要的時候,要伸出援助之手。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人人可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雷鋒服務中心自2015年成立以來,先后有一千多名志愿者入住“戶籍”,4年來,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雷鋒活動,實現(xiàn)了學雷鋒活動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為鼓勵更多的青年學子投入到學雷鋒活動中,劉老向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雷鋒服務中心進行了贈書,在座的學子深受感動,他們自發(fā)的與劉老合照、握手,理想、信念、情懷就在這樣緊握的瞬間,溫暖的傳遞著。 劉老飽含深情的為青年學子上了生動的一課,青年學子表示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在學雷鋒活動中自覺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追夢人,圓夢者。(記者 金國其) 【責任編輯:徐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