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布局,深化本科教學綜合改革,提升為上海和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12月以來,學校召開多次本科專業結構調整研討會,分9個場次與各學院(部)深入研討構建“隨產而動、隨需而調”的招生和專業優化調整方案。校長汪小帆、副校長毛祥東出席會議。教務處及各學院(部)負責人參加會議。
汪小帆全面了解了全校各專業近5年招生、培養、就業情況的梳理分析,聽取各學院(部)關于優化調整專業結構、推動專業建設的工作匯報。他強調,各學院應深刻認識到專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此次優化調整為契機,更加精準地定位各專業所服務的產業領域。專業結構調整既要體現需求導向,緊密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需求;又要體現職能導向,結合專業辦學定位、辦學基礎和師資條件等情況實事求是地制定調整方案。
毛祥東結合各專業所在產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專業建設情況,就進一步優化調整專業招生結構規模提出要求。他要求各學院充分調研企業與市場需求,根據學校有關專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在近期加快制定和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專業建設的重點方向,確保學校2025年招生結構優化調整的工作目標落到實處。
會上,教務處介紹了各專業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評價情況,并提出動態調整2025年本科專業招生結構規模的工作建議。各學院(部)與會人員結合各自學科專業實際、產業發展需求情況,就下一步優化調整專業結構規模和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行了充分交流研討。
此次會議是學校落實教育綜改方案,優化調整招生專業結構規模的重要內容。下一階段,學校將組織指導各學院在寒假期間加強調研,明確停招、緩招、減招、合并相關專業的具體方案,以及做好申報產業急需領域新專業的準備,并系統修訂更加符合產教融合要求、融入數智化內容的人才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