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3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應技術長三角行”浙江金華站活動。舉辦活動期間,學校與金華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校地合作邁入全方位、深層次的新階段。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金華市市長張健、浙江省政府駐滬辦主任李雄偉等出席活動,校地雙方就深化產學研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長三角高質量發展達成多項共識。
作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金華市人民政府主辦“天下英才浙江行”活動的重要組成,此次“上應技術長三角行”金華站活動通過專題簽約、技術洽談、校友聯動等形式,推動技術、人才與產業精準對接,深化校地協同創新。
汪小帆在講話中指出,學校依托智能制造、綠色化工、香料香精化妝品以及新材料等領域的科研優勢,與金華市重點產業布局深度契合。通過“博士入企”“千博入企”等載體,學校推動教師深入金華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此次不僅是校地技術協作的深化,更是‘校地共成長’的生動實踐”,汪小帆表示,學校將依托“AI4T協同創新研究院”等平臺,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華產業升級中的創新應用,同時建立長效對接機制,為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貢獻“上應智慧”。
活動現場,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將在常態化產學研對接、技術聯合攻關與協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習實踐基地共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同期,浙江在滬院士之家簽約及“千博入企”計劃正式啟動,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張健重點介紹了金華市的歷史文化底蘊、產業布局與人才政策,高度肯定了前期校地合作成果。他指出,金華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重要節點,亟需高校科技和人才資源賦能,期待雙方以此次協議為契機,聯合開展關鍵技術突破,培育新質生產力,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示范田”。
李雄偉表示,浙江經濟活力強勁、產業轉化能力領先、應用場景豐富,駐滬辦將持續以“千博入企”為抓手,攜手雙方推動政產學研高效協同,加速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浙江建設創新型省份提供強支撐。
本次活動凸顯“上應技術長三角行”的務實特色:學校智能技術學部李曉斌和陳曉軼、材料技術學部張睿3位專家分別與東陽厚山源食品、浙江閃鑄集團和王力安防科技簽約,合作項目數居上海高校首位。
同期舉行的閉門洽談會上,學校15名教授分赴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集成電路等領域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初步達成催化材料優化、智能制造工藝升級等多項合作意向。
多年來,學校與金華的合作積淀深厚,2017年共建“金華花卉苗木產業研究院”,推動佛手等特色農業提質增效;2020年與普洛藥業成立“綠色藥物合成與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研究院”,落地8項技術合作。學校與金華累計簽訂產學研項目48項,為金華產業升級提供持續動力。
會議期間,汪小帆與1997屆校友、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委書記周金富,1999屆校友、上海市浙江商會黨委副書記吳仲春,1988屆校友、浙江鑫海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海斌等多位杰出校友代表座談,共敘母校情誼,探討產教融合路徑。
“校友是學校發展的核心資源”,汪小帆談到,學校將持續提升校友服務質量,構建校友與母校發展共同體,推動科研成果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與校友們攜手實現多方合作共贏新篇章。
科學技術研究院、校友與發展聯絡處、材料技術學部、化工與能源技術學部、智能技術學部以及理學院等學部(院)相關負責人和教師代表參加活動。此次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為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