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榮:親和之友,寬容之師
時間:2013-09-10
一位責任感強、關愛學生的良師;一位態度親和、笑容溫婉的益友;喜愛看書、聽音樂、旅游,東華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她的名字有著好的寓意,大學文苑,欣欣向榮。她就是經濟與管理工程學院管理科學系信息管理專業教師苑榮。
換位思考——備課時的“現場模擬”
上過苑榮老師的課,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應該是:現在還不能理解沒關系,我們一步一步來,慢慢消化。言語中透露著她對學生的包容和理解。她總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在她面前,你會感覺被尊重。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苑老師認為是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使每堂課都盡可能多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興趣是她在教學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每堂課的備課過程中,她會進行授課“現場模擬”,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課堂中學生可能發生的疑問、接受程度、如何更簡單易懂地闡述一個新理論、期待學生一個怎樣的反應等問題,因此在她的課堂中感受到“自問自答”式的教學特點,闡述一個知識點之后問:“或許有的學生會問……”她提出的假設大多也正是我們當時正在困惑的問題,然后她會引導學生先去思考,然后耐心講解,所以你會發現這位老師“很懂你”。
親切寬容——不僅是良師,也是益友
“做學生的老師,首先要做學生的朋友,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我更愿意和學生成為朋友,很大程度上不是我影響了他們多少,反而我從每一屆學生身上學到很多?!痹窐s老師說。
在她的課上,學生不僅能輕松地學到知識,也能學到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不似老生常談的寬泛大道理,往往貼近生活,更實際而易于接受。一位學生的課本上記錄著這樣一句話:動腦筋去做一件事肯定比例行公事要好。他說這是苑榮老師課上的一句話。類似這樣的良言一點點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亮起一點點光,光線多一點,走錯路的機率就少一點。
作為班導師的她常常開班會,和同學們交流。溝通面很廣,不僅包括學習,還有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她善解人意,總是面帶笑容,語調溫婉,讓學生感覺很親切,自然容易打開心扉,像朋友那樣交流。
寄語良言——學習做事首先學會做人
當問到苑老師對大學學習的建議時,她強調一個人良好習慣的養成很重要,從細節入手,一點點改變。
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成功。苑榮老師笑著說,如果讓她再回到大學時代,她一定要看很多書。她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多看書,多和一些有思想的人交流,你會從一本書或者一個人當中獲得思想上的啟迪,直接影響你的行為,間接影響你的將來。還有就是,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完善的認識,較理性地做好人生規劃。
整個交談過程中,我對苑老師的一句話感觸最深,“從事老師這樣一個職業,我很享受。”愛自己所做的工作將會投入最大的熱情。是啊,像苑老師,我們要充分認知自我,找真正的興趣,投入最大的熱情,努力追求夢想。海闊魚躍,天高鳥飛,追求夢想的過程就是最大的享受。
[文:校青年記者團 袁婷]
[編輯:宣傳部 呂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