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區(qū) 《崔子玉座右銘》 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yù)不足慕,唯仁為紀(jì)綱[1]。隱心而后動,謗議容(庸)何傷? 毋使名過實(shí),守愚圣所臧(藏)。在涅[2]貴不緇,曖曖[3]內(nèi)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4]戒(誡)剛強(qiáng)。行行鄙夫志 ,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清)吳熙載書。《座右銘》是東漢崔瑗所作銘文,全文共20句,100字,抒發(fā)了作者為人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和立場,其中每兩句構(gòu)成一個意思,而且這兩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對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對立、矛盾,突出了主觀選擇的價值和意義,反映了當(dāng)時較為普遍的價值觀念。 注釋: [1]紀(jì)綱:典章法度。 [2]涅(niè):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涅而不緇(zī):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3]曖曖(ài ài):昏暗不明的樣子。 [4]老氏:指老子。 英華[1]氣壯能經(jīng)世[2],涵養(yǎng)[3]功深在讀書(清)徐三庚書。徐三庚,浙江上虞人,字辛谷,又字詵郭,號金罍、井罍,又號袖海、褎海,自號金罍道人、似魚室主、余糧生、山民,別號翯然散人等,清末著名篆刻家,工篆隸,刻印近時篆刻家多宗之。 注釋: [1]英華:形容草木之類,言花木之美。也引申為美好的聲譽(yù)。 [2]經(jīng)世:治理天下。 [3]涵養(yǎng):道德、學(xué)問等方面的修養(yǎng)。 禮嚴(yán)行謙 (清)林則徐書。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字元撫,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yán)禁鴉片,在我國有“民族英雄”之譽(yù)。 本深而末茂 昭晰[1]者無疑 形大[2]而聲宏[3] 優(yōu)游[4]者有余 (現(xiàn)代)馬一浮書。馬一浮,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浮,字一浮,中國現(xiàn)代思想家,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現(xiàn)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學(xué)校歌》的詞作者,浙江大學(xué)原教授。于古代哲學(xué)、文學(xué)、佛學(xué),無不造詣精深,又精于書法,合章草、漢隸于一體,自成一家,豐子愷推崇其為“中國書法界之泰斗”。建國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所著后人輯為《馬一浮集》。原文出自韓愈《答尉遲生書》。 注釋: [1]昭晰:清楚、明白。 [2]形大:形容人器宇軒昂的樣子。 [3]聲宏:言語豪壯慷慨。 [4]優(yōu)游:從容灑脫。 慎言語,節(jié)飲食,有道德,能文章,大富貴,亦壽考[1] (清)伊秉綬書。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墨庵、南泉、秋水、西湖長,福建寧化人。乾隆五十四年進(jìn)士。官刑部員外郎、揚(yáng)州知府。工詩文詞,善畫山水、墨梅,有金石氣,亦工篆刻。工書法,尤精隸書。此隸書箴言條幅成于1812年,目前為著名篆刻家、書法家童衍方所收藏。 注釋: [1]壽考:長壽 讀古人書,師圣賢心,集近人著,博時務(wù)論,此乃人生極樂之事,亦即養(yǎng)性之工夫也。 (民國)翁楷書。翁楷,民國時期文人。 |